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.295位居全省第三,PM2.5浓度降至30.4微克/立方米,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6.7%,6条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同比下降21%,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……今年上半年,我市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亮眼成绩单。一串串喜人数字背后,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。
上半年,我市周密部署,科学施策,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运用科技手段,打好蓝天保卫战。京能热电、秦发电等2家企业冲刺“环保绩效A级”。300家涉VOCs企业集体更换活性炭,4家企业完成无组织废气提升改造,12家企业治理设施“升级换代”。扬尘管控更“严”,检查工地989次,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超95%。强化源头管控,打好碧水保卫战。总氮削减“以月保年”方案落地,排查1785家养殖场,常态化巡查1964个入河、170个入海排污口,3个地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推进综合整治,打好净土保卫战。20个地块经调查确认无土壤污染风险,可安全利用。青龙满族自治县矿山历史遗留固废治理项目进度超90%。农村环境整治“接地气”,41个行政村完成整治,2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见效,黑臭水体“动态清零”,北戴河区正冲刺“美丽乡村先行区”。
作为滨海旅游城市,每年夏季的旅游旺季是秦皇岛的生态“大考”。今年,我市以“问题清零”为目标,提前半年进入“备战状态”。在入海河流治理上,5700余万元专项资金投向饮马河、洋河等重点流域,王深港、龙凤河污水处理厂完成工艺改造,河口清淤、橡胶坝修缮同步推进,戴河、人造河等水系互通工程打通“活水链”,直接推动入海河流总氮浓度“削峰”。在雨污水管网排查中,主城区30.1公里污水管道完成更新,疏通694公里管网,北戴河片区331公里管道、2508座污水井清淘完毕——连“毛细血管”都畅通了,河水自然更清澈。
在大气治理上,17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实现全覆盖检测,4138辆次重型柴油货车接受检查,4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被技术巡查。更聪明的是“六参数走航监测”,像给空气做“CT”,2574条高值问题2小时内改善率达82.25%,夜间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频发站点的问题被“揪”出整改40余处。水、气、应急“三管齐下”,换来的是青龙河、新开河、饮马河获评“河北省美丽河湖案例”,旅游旺季的生态底色更亮了。
生态治理要“治”更要“智”。上半年,我市用“创新”给生态保护装上“加速器”。智慧监管“提效率”,2个噪声自动监测点位联网,145个渔港高清摄像头“上岗”,渔船消声器安装率100%,航道浮球引导让船舶噪声“降下来”。绿色动能“加速跑”,谋划储备8个大气、水、土治理项目,总投资1.91亿元。试点创建“无废港口”“无废景区”,探索“政校企”协同治理新路径,钢铁、水泥行业碳市场管理平台测试完成——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,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。
来源:秦皇岛日报返回搜狐焦点首页,查看更多